镐京学院

计算机学院

党建学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学工 > 正文
实训赋能·创新未来——计算机学院2024级工程训练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8-05    访问量:

一、工程训练开幕:专业引领,技术融合

2025年5月26日至6月20日,在学院教务处、计算机学院统筹下,启动了计算机学院2024级学生大一阶段学习教育中极富创新与实践意义的环节——工程训练。5月26日上午,在副校长李宗领及教务处、计算机学院、医药工程学院、服装设计学院的带领下,计算机学院2024级学生在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开展为期四周的工程训练项目,并在上午启动开幕仪式。开幕仪式由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董亚和服装工程设计学院院长胡娜主持。本次工程训练为镐京学院开展工程训练的第八、九批次,其中计算机2405、计算机2406、物联网2401、信科2401、智科2401、网络2401班于5月26日至6月6日为第八批开展开展工程训练,计算机2401、计算机2402、计算机2403、计算机2404班于6月9日至6月20日为第九批开展工程训练。参与开幕式的除了全体学生还有负责本次工程训练的学院监督小组,由计算机学院院院长刘威担任组长,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吕纪荣、计算机学院教学秘书左珊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我院专任教师刘夏、王圣智、赵磊、王妍。

 

开幕式首先由副校长李宗领致辞,对学生的安全保障、实践教育、实训要求指明实训路径与学习方向,在李宗领副校长的讲话中学生提起了自己的实训热情与认知态度,全力以赴参与本次训练。

其次由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董亚介绍了工程实训过程中要完成的阶段化任务,他提出计算机学院学生要在实训中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和用专业解决问题的思维,并介绍了本次工程训练的师资配比,本次训练项目指导团队由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资深工训教师、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专任教师合体开展项目化教学与授课保障,此外配备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穿插式进行思政教育。最后由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主任为学生介绍课程设置与实训要求,他着重强调了实训纪律与安全事项,强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安全实训的同时加强专业融合与学习。

开幕式后,学生跟随指导教师参观工程训练中心训练场地与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西门产业学院,感受数字化服装生产车间的最新技术应用与成果。

二、工程训练过程:精进工艺,提升素养

工程训练覆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五大专业,实现大一学生阶段化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的验证、融合、提升。课程设置包括3D打印、木艺制作、普车加工、钳具加工、智能数字生产线等实践环节。

学生通过典型产品的加工制造训练,了解产品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加工材料等工程知识,并进一步了解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

 

 

 

此外,课程中学生在思政教师带领下参观了解季羡林国学院,充分了解季羡林先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贡献及其现代价值。季羡林国学院设有多个研究中心,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在国学大师的研学教育中再次感受实训的人文魅力,提升专业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三、工程训练成果:收获满满,智慧结晶

计算机学院工程训练展在2025年6月22日启幕,以“实训赋能·创新未来”为主题,由各班班长及班委对场地进行布置,成果展上展品丰富多样,展现了学生除了专业学习,还对社会时代的最新成果认知怀着积极拥抱的态度。这段宝贵经历,不仅见证了计算机学院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方案的成长,更点燃了学生在项目中持续创新的热情各班精心挑选了部分实训过程的优秀成果,展现了自己的创作灵感并展示了创作思路,这也体现了本次工程训练对计算机学院创新教育理念与专业人才培养上取得的良好成效,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次工程训练圆满落幕,为同学们搭建了从课堂理论迈向工程实践的“教育—人才—产业”的创新培育链,深刻运用入学以来一年内学习到的知识并转化为形式多样的实训成果。在紧张充实的实训中,计算机学院学子积极投身前沿技术探索,在数智感受、项目攻坚中锤炼了扎实的动手能力与工程素养,更在协作开发中深刻体悟团队精神的价值,为培养计算机学院成为未来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和创新技术科研能力的卓越工程师贡献宝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