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学院

计算机学院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从函数到矩阵:共同探讨​《高等数学B》与《线性代数》的教学新思路
发布日期:2025-07-25    访问量:


在不断追求教学质量和学术创新的过程中,计算机学院数学教研室于2025年3月26日下午开展了《高等数学B》与《线性代数》磨课活动。此次活动聚焦教学实践的深度探讨,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科间的有效融合。

《高等数学B》磨课: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2025年3月26日下午,《高等数学B》课程组在教学楼216开展了集体磨课。孙维湖老师指出教学反思能力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教师在任何一节课之前的备课必须足够充分,这样才能合理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课后对其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与探究。他提出教学反思要做到“五反思”——思所得、思所失、思所疑、思所难、思创新:思所得,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思所失,剖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思所疑,对教学过程中存疑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深入思考;思所难,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思创新,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创新路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时刻保持敏锐,精准捕捉学生不经意间迸发的“奇思妙想”等细微信息,并及时进行有效重组和引导,顺势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线性代数》磨课:创新教学,提升学习体验

 

同日下午,《线性代数》课程组在教学楼第一会议室开展了集体磨课。高淑萍教授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课程讲授中案例引入与课程理论融合的重要性。例如,以中药配方问题引入向量的线性相关性,生动鲜活的案例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高教授鼓励各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关注身边事物,挖掘更多与《线性代数》知识相关的应用案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此外,高教授着重强调了“板书+PPT+雨课堂”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方式的显著优势。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显著增强学习效果,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

本次磨课活动为教师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经验分享,为教研室建设注入了全新活力。通过对《高等数学B》和《线性代数》课程的深入研讨,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持续更新教学方法与思维方式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核心保障。展望未来,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推动更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教学实践,助力学院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